陕西的百亿富豪,却只开一台比亚迪至今单身,每天只睡4个小时
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,欢迎点击右上方“关注”。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,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。
身家百亿的富豪应该过着怎样的生活?
在绝大多数人的想象中,这样的生活可能是“开豪车、坐游艇、乘私人飞机环游世界,纸醉金迷”。
然而,陕西有这样一位富豪,坐拥市值数百亿的公司,自己日常却只开一台比亚迪,身边曾经美女明星环绕,如今59岁仍然单身。
这位富豪就是搜狐的创始人——张朝阳。他曾有怎样的人生经历?怎样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了百亿富豪?
又为什么坐拥无尽财富却低调到只开一台比亚迪?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张朝阳的传奇人生。
中国互联网行业的“启蒙者”
如今,中国互联网行业仍在高速发展,与20多年前相比却已经足够成熟。
而在如今的时代,提起互联网几大巨头,几乎所有人都只会想到“腾讯”、“阿里巴巴”、“字节跳动”。
搜狐已经不是“行业巨头”,也鲜少有年轻人知道,张朝阳曾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“启蒙者”。
1964年,张朝阳出生于陕西西安。
他的父母都是医生,在那个年代是少有的知识分子,因此也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。
但同时,他们也给足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。
张朝阳从小就接触到了多种多样感兴趣的事物,比如画画、拉二胡、制作航模等。
在发展兴趣的同时,张朝阳没有落下学习,而且对一些学科充满了主动探索的兴趣。
其中,物理是他的最爱。从初中到高中,张朝阳的物理成绩在整个年级一直位列前茅。
1981年,张朝阳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。
1986年,张朝阳从清华大学毕业,但他对探索研究物理学的追求没有到此为止,他想去美国留学进修。
张朝阳的家庭条件虽然不错,但完全不足以供他出国留学。
张朝阳没有因此放弃,在毕业之前就已经开始寻找其他途径。
幸运的是,当时国内有一个名为“CUSPEA”的考试,专门用来为想要赴美攻读物理研究生的优秀学子提供经济支持。
张朝阳没有犹豫立刻报名了这项考试,并取得了全国39名的好成绩,顺利拿到了助学奖金,开启了留学之路。
张朝阳考入了麻省理工(MIT),并于1993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,随后他继续留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。
然而,实验室的经历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彻底改变了他未来的人生方向。
实验室里的导师虽然是一位物理学家,却曾经主动进行过计算机研究,并且对自己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十分严格。
当时,计算机还尚未普及,张朝阳也是因为导师的要求,才开始深入了解关于计算机的一切。
随着对计算机了解的深入,张朝阳越来越能感受到计算机的魅力。
无论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,还是实现各种功能的神奇代码,都让张朝阳深深沉迷其中。
在此之前,张朝阳对未来的考虑都与物理有关,而在此之后,张朝阳开始设想关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另一种人生可能。
后来,他下定了决心,离开了实验室进入美国互联网公司ISI工作。
之后一年的时间里,张朝阳在这里学习技术、积累经验,同时还试着学习分析这家公司成功的原因。
1995年,张朝阳成为了ISI驻中国首席代表。
这时候的张朝阳已经31岁了,这份工作已经足够优秀,他完全可以一直继续这样的工作和生活。
然而,张朝阳放弃了这份“安稳”,因为他心中早已经有了另一个目标——让互联网在中国得到发展。
1996年,张朝阳离开了ISI,创立了一个名叫“爱特信”的公司,公司名字是“互联网技术公司”英文首字母的谐音。
这个名字笼统又宽泛,因为此时的张朝阳,其实并没有想清楚,自己具体要做哪方面的内容。
随后的两年里,张朝阳不断尝试了很多方面,包括防火墙、搜索、网站等。
此前中国的互联网没有得到大力发展,国内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方向让张朝阳参考。
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,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财力进行各种尝试。
在此期间,张朝阳曾经因为资金不足发不出员工工资,曾经拜访多位国内外富豪争取投资。
最终,是在美国实验室认识的两位前辈做了风险投资,挽救了濒临绝境的爱特信,于是才有了1998年“搜狐”的诞生。
多年过去,这家公司从最初的一个搜索引擎,做成了庞大的互联网矩阵,涵盖了“游戏、输入法、视频、房产”等多方面内容。
2014年时公司市值已经达到了40多亿美元,按当时的年均汇率折算,约为245亿人民币。
如今,我国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、百花齐放,搜狐已经不再是巨头般的存在,但张朝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互联网“启蒙者”。
他不仅开创了中国网站免费服务的先河,更把“风险投资”的概念引入了中国,极大促进了后来中国各个领域的投资与发展。
当年,张朝阳在国内的名气不输现在的“马云”、“马化腾”等人,甚至拥有庞大的“粉丝群体”,兼具“企业家”和“明星”双重身份。
中国互联网行业的“贝克汉姆”
2014年6月,巴西世界杯在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巨大浪潮,一时之间成为全国上下的“热门话题”。
当时,有一位记者在采访时,向一位搜狐员工问出了这样的问题:“如果把张朝阳比作一位球星,他会是谁?”
那位员工稍微思索了一小会儿,就想到了最合适的答案:“贝克汉姆”。
贝克汉姆作为一个足球运动员,却有半只脚踏入了“娱乐圈”,非常善于利用媒体和舆论为自己和球队宣传造势。
如果说贝克汉姆是足球界的“明星”,那张朝阳就像互联网行业的贝克汉姆一样。
因为他在中国的CEO中,同样也是“明星”般的存在。
《时代》杂志称张朝阳为“数字英雄”,因为他是中国互联网的“启蒙者”。
《财富》杂志,则将其称为“企业新星”。而在张朝阳登上《时尚健康》杂志的封面时,他又被称为“中国最炫CEO”。
张朝阳曾经被各路媒体大力宣传,一度成为当时国内企业家中的“顶流”。
有些人是仰慕他的成功,有些人则是被他的性格吸引,无数人像追星一样把他当做心中的“偶像”。
曾经的张朝阳,像他的名字一样朝气蓬勃,张扬恣意,“中国最炫CEO”的称号名副其实。
明星的出名都离不开宣传和造势,也就是俗称的“炒作”,而张朝阳也一向善于此道。
他高调地与明星们交朋友,和他们在价值3000万的私人游艇上聚会玩乐、出海观光。
张朝阳和明星们的关系,既是朋友,又是合作者,而面对媒体时,他也从不掩饰这一点。
当“富豪”和“明星”两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,总会让人联想到桃色绯闻。
因此,富豪和明星们在媒体面前往往非常避嫌。
而张朝阳则非常坦然,他表示明星的公众影响力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,他非常看重明星。
同时,他也非常尊重明星的职业,与他们交朋友都是真心相待。
张朝阳的话不是冠冕堂皇的说辞,他身边一度明星环绕,美女如云,却几乎没有和她们传出过任何绯闻。
甚至直到如今,已经59岁的张朝阳仍然单身,他坦然承认,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没有强烈的追求。
而且他认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,注定让他得不到纯粹的爱情。
张朝阳曾经非常高调地享受财富,但他不是喜欢“奢靡”,而是真的热爱生活。
在游艇上聚会、看海只是他的兴趣,和登山、唱歌等兴趣没有什么不同。
他曾在珠穆朗玛峰海拔6666米的位置留影纪念,也曾带领登山队登上海拔6026米的西藏启孜峰。
因为热爱运动,年过半百的张朝阳身体素质非常好。
他曾与著名影星刘烨相约比赛爬香山,而身强力壮的刘烨最终对他甘拜下风。
因为强健的身体素质,张朝阳才得以登上《时尚健康》杂志的封面,被称为“中国最炫CEO”。
这样高调的行事作风,让张朝阳成为了企业家中的“明星”,收获了无数“粉丝”。
但另一方面,这样的作风也为他带来了负面评价,很多人评价他“喜欢作秀”“华而不实”。
而面对这些舆论,张朝阳的回应是:“为什么不能既做CEO,又做明星呢?”
张朝阳不在意负面的评价,依然坚持自我,甚至还参加各种电视节目,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。
他一直都认为,宣传和营销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,通过自己的影响力省下一些请明星的广告费,何乐而不为呢?
曾经的张朝阳就是这样一个人,高调、张扬、充满朝气与活力。
然而,有一天他突然从大众视线里消失,“沉寂”了整整两年。
后来,他的行事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他为什么会“消失”两年?两年后他又变成了怎样的人?
“沉寂”两年之后的蜕变
2011年,一向高调的张朝阳突然“消失”,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,这让所有人都疑惑不解。
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议论纷纷,张朝阳都一直没有出现发声。
直到2013年初,张朝阳才再次“复出”,他将自己过去两年的行为称作“闭关”。
张朝阳称自己是因为极度焦虑、抑郁才选择“闭关”,想要让自己暂时停下思考,重新获得身心的健康。
张朝阳没有明说自己焦虑的原因,但结合时间来看,当时,微博和微信异军突起,让搜狐遭受了巨大冲击。
一向自信的张朝阳深感挫败,心中压力也与日俱增。
在“闭关”期间,张朝阳尝试过很多种方式去放松心态,比如瑜伽、坐禅。
他读了无数相关书籍,既看了国外的心理学,也看了东方的哲学。
在这两年期间,张朝阳对自己做出了充分的自我审视以及反思,最终完成了心态的转变,沉淀两年后得到了完全的蜕变。
张朝阳变得沉稳、内敛,不再像曾经一样自视甚高,而是更加“接地气”,更加“谦卑”。
他行事作风变得低调,坐拥百亿身价开车却只开最普通的比亚迪。
心性得到了沉淀,张朝阳更加平和,但他的“野心”并没有消失,而沉寂两年之后,搜狐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搜狐的商业矩阵主要囊括了“资讯、游戏、入口、娱乐”四个方面。
其中娱乐主要是网络视频,这方面在当时正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重中之重。
张朝阳没有犹豫就把搜狐视频确立为了下一步的主攻目标。
这在当时的环境下,称得上是一场“豪赌”,因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。
2009年之前,国内的网络视频行业处于“野蛮生长”的状态。
无论是“内容”、“商业模式”,还是其他各个方面,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、完善的标准。
直到2009年,各视频企业才开始思考这个行业的整体框架和体系,2012年市场已经完成了彻底的整合与重组。
此时,网络视频行业的龙头是“优酷土豆”,与之并驾齐驱的则是“爱奇艺PPS”,搜狐视频只能屈居第三。
除此之外,还有腾讯视频、新浪视频、乐视等多家新生势力,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抢占市场份额非常困难。
张朝阳要做的,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迎难而上,背水一战。
前几年张朝阳带领搜狐打了一场正版与盗版的战争,而在2019年网络视频体系逐步确立完善之后,版权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。
这意味着,网络视频需要的资金投入大幅增加。
对张朝阳来说,这次主攻视频需要冒很大的风险。
一旦失败,亏损将没有止境,而一旦成功,也将赚得盆满钵满。
张朝阳亲自担任了搜狐视频CEO,耗费无数时间精力分析市场和对手,每天只睡4个小时。
最后确立了搜狐视频的几大发展方向——美剧、独播剧以及自制剧。
版权在意味着投入的同时,也意味着相匹配的收益。
张朝阳先做出了第一步尝试,他斥资一个亿拿下了一档国内热播节目第二季的独家网络版权。
这样大的投资金额当时有不少人反对,但事实证明,张朝阳“赌”对了。
这个独播节目为搜狐带来了巨大收益。
在其他视频平台后知后觉意识到独播的重要性时,张朝阳已经开始将目光转向美剧。
领先一步拿下了数部热播美剧的版权,为搜狐视频赚足了流量和金钱。
张朝阳沉寂两年,“出关”后以一己之力带领搜狐视频走向了辉煌。
结语
张朝阳在31岁时放弃稳定又高薪的工作,将互联网行业带到了中国。
在创业过程中,他曾经历低谷,捉襟见肘;也曾走出绝境,创下辉煌。
如今,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,搜狐的曾经和张朝阳的曾经逐渐少有人知。
那么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史还有多少人了解?那些代表着中国崛起的历史,难道应该逐渐被人遗忘吗?
- 作者:沧粟
- 编辑:二爻
- 参考文献:
- 1,张锐.张朝阳:狂热与寂寞的“数字英雄”[J].对外经贸实务
- 2,袁茵.张朝阳一夜[J].中国企业家
- 3,孙冰.张朝阳:“回到地球”[J].中国经济周刊